当前位置:赣新网 > 资讯 > 正文

三家相互保险社首年成绩单:保费收入合计5.46亿 共亏损2.78亿元

2018-05-09 23:53:11       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三家相互保险社首年成绩单:保费收入合计5.46亿 共亏损2.78亿元

随着非上市险企年报的披露,首批三家相互保险的第一年运营业绩也相继曝光。作为第一批“吃螃蟹的人”,相互保险从发起筹建到获批开业都受到了各方的关注。

首批三家相互保险社分别为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(下称信美相互)、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 (下称众惠相互)、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(下称汇友建工相互)。其中,信美相互专注的是寿险领域,汇友建工相互和众惠相互专注的是财险领域。经过近一年的发展,三家相互保险社的业务也初具规模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梳理三家相互保险社2017年年报发现,2017年三家相互保险社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.46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三家相互保险社首年均未实现盈利,合计亏损2.78亿元。导致亏损的原因,三家相互保险社的表达基本相似,与初创的股份制公司一样,受累于公司前期分摊费用较大,导致经营不足一年的相互保险社首年业绩均出现亏损。

虽然首年业绩不佳,但三家相互保险社对于未来的发展均持乐观态度。有两家相互保险社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有望在2~3年内实现盈利。

年报扫描:首年净利均亏损

相互保险,也被业内人士戏称为“抱团取暖”,是保险业中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形态。

2015年1月,保监会出台了《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》,指出相互保险组织是在平等自愿、民主管理的基础上,由全体会员持有并以互助合作方式为会员提供保险服务的组织。包括一般相互保险组织,专业性、区域性相互保险组织等组织形式。同时,筛选、筹建了三家机构,这就是众惠相互、信美相互和汇友建工相互。

从上述三家披露的年报信息来看,开业首年,众惠相互、汇友建工和信美相互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6711.14万元、465.31万元和4.74亿元。只是三家相互保险社均未实现盈利,从年度利润看,3家相互保险社均未实现盈利,分别亏损6058.54万元、3106.63万元和1.69亿元,合计亏损2.7亿元。

依据行业特点,相互保险社首年亏损并不意外。在营业支出一栏中,3家机构业务及管理费占比规模较大,分别为9817.77万元、4290.62万元和2.41亿元。从众惠相互披露的数据来看,2017年众惠相互的综合费用率为686.2%,综合成本率为724.92%。信美相互和汇友建工相互虽然未直接披露综合成本率的数据,但在回复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的采访中均表示,新成立机构需要预先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拓展、团队搭建、产品研发和模式探索等,因此导致成本率较高。

“因为财险公司的产品多为一年期,方便计算综合费用率和综合成本率,这两项也为监管要求披露数据,而寿险公司产品既有长期险也有短期险,不适用综合费用率和综合成本率两项指标,监管也未要求寿险公司上报此类指标,所以我社尚未对其进行计算。”信美相互方面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根据我社2017年年报披露数据,因我社去年5月份才正式成立,开业初期包括公司运作管理体系建立、IT系统建设、人力资源成本等前期投入较大,会一定程度上加大前期亏损。

以众惠相互为例,其2017年亏损总额中包括前期开办费用一次性成本开支3503.6万元,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3222.7万元等大项费用,而这些均会从财务计算上形成亏损。

“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前期需要投入中介费、运营成本、系统建设等人力和经营成本,所以前期的分摊费用较大。”有了解相互保险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,相互保险社本身就是不以股东盈利为目的,参与发起人也与保险社呈债务关系而非股东关系,其资产和盈余都用于被保险人的福利和保障,可以发展有利于被保险人长期利益的险种。

机构预计:最快3年内可盈利

前期的综合成本率给相互保险社的发展增加了难度,但这并不意味着相互保险的盈利遥遥无期。

“相互保险的盈利周期可供参考股份制保险公司的盈利周期,即为3~5年。”众惠相互方面表示,在整个保险市场环境不出现大的波动情况下,预计2019年可以实现盈利。

另一家以财险业务为主的相互保险社——汇友建工相互也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相互保险的盈利周期与传统保险公司并无明显差别,汇友建工相互下步也将进一步加快业务发展,在住房和工程领域项目的各个阶段提供全流程保障,有效防范和化解建设工程各个环节的责任风险,预计2~3年可实现盈利。

相较于专注于财险领域的相互保险社,信美相互对于未来可实现盈利的时长较为保守,也并未给出明确的盈利期。信美相互表示,按照以往经验,一般市场上新的寿险公司从开业到盈利通常需要6年左右时间,而后随着保费累积进入快速成长期,盈利出现爆发式增长,信美作为国内首家试点相互制寿险机构,拥有改革红利,再加上作为一家新型保险机构,相信通过努力,可以获得比同业更快发展。

“相互保险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,为保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群体提供创新性的保险服务,就是推动‘保险姓保’这一本质回归靠拢。”汇友建工相互方面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 目前,三家相互保险均处在试点发展阶段。从实际运营情况看,三家相互保险组织均在监管框架内,结合各自重点业务领域,实现了良好稳健起步。在经营中,三家主体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相互保险特色。

据悉,众惠相互在特定行业(如物流)、特定产业链(如电商)、特定地区(如宁波农村互助项目)等方面均已形成明确商业模式;汇友建工相互在深耕保证保险和责任保险时,瞄准建筑工程这个风险较难把控且承保流程相对复杂的领域;信美相互则是采用“共创”模式,在寿险领域下功夫。

汇友建工方面表示,从国际经验看,相互保险发展历史悠久,目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运营模式,但其诞生背景、发展历程、市场基础与国内相互保险试点相比存在较大差异。随着我国三家相互保险试点的稳健发展,更需要在借鉴国际相互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,充分结合我国市场特点,在提高细分领域专业水平、加强创新产品研发能力、创新会员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尝试,探索出符合国内实际需求的相互保险发展路途,成为保险市场的有益补充。